检察文化

家风是无言的爱

发布时间:2022-05-23

禹州市人民检察院    王晓晓

 

谈及家风,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说家风是诚信、是善良、是勤劳忠厚;也有人说,家风是一句话,一条准则,甚至是言行中的一个细节;也有人说家风是习惯的养成、是家庭的共鸣、是暖人的阳光、成长的摇篮,而对我来说,来自家庭成员之间无言的爱,就是家风!

水有源、树有根,爷爷奶奶是我们家风的开创者。爷爷奶奶的故事一直浸润着我们每一位后辈。奶奶自小被送到爷爷家做了童养媳,虽说是童养媳,可是自打奶奶进门来,爷爷从没打过奶奶、骂过奶奶。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里,爷爷与奶奶相濡以沫、相互依偎,一个窝窝掰成两块,爷爷总是把大的递给奶奶,而奶奶总是在爷爷上工时,在家里吃糠咽菜,把仅有的一点点细粮省下来留给爷爷。爷爷和奶奶共同走过了风风雨雨77年。爷爷病重入院,奶奶说爷爷从来就爱干净,每日仔细的给爷爷擦洗、泡脚,经常让爷爷躺在怀里,颤抖着,给爷爷换好换洗的衣裳。本来,这一切是子女们要做的,可是,奶奶执意不肯,她说,她要亲自照顾爷爷走完最后一程。就这样,在这件小小的病房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画面:午后的阳光从窗户上洒向病床前,爷爷安静的躺着,奶奶亦无语,手中总是忙着琐碎的事情,然而总有一种无言的温暖,仿佛驱逐了病痛。

爷爷平静去了,按照他的遗愿安葬在老家,所经之处有两公里荆棘丛生,又因为附近有一座废旧的老式砖窑,荆棘丛中掺杂了很多大大小小、带有尖锐棱角的砖块儿,几乎没有路可走。眼愁着给爷爷扫墓这么难走,八十多岁的奶奶拿着小铲子得空就过去除草修整道路,可是那简直是一点点的在抠路呀,一铁铲下去,震得虎口发麻,眼里直冒金星,而这样做,仅仅是垫平了一点点的坑洼,或许根本连一丛荆棘的根茎都撬不起,可是奶奶却什么都不顾,执着于此。我得知此事后埋怨爸爸为何不阻拦奶奶,把那段坎坷的小路修整一下并不是难事,找些工人过来不就行了。爸爸却说,奶奶哪怕每天仅仅修整1寸道路,就会觉得离爷爷更近了,奶奶是用这种方式寄托哀思,这是奶奶的精神支柱呀。就这样,凭着奶奶一腔执著和从未间断的爱,在家人的帮助下,用了整整1年的时间,终于把路修到了爷爷的墓地前。从这以后,奶奶每到清明和忌日,都要过去看一看爷爷。

爷爷和奶奶之间树立起的互敬互爱、互谅互让的好家风,也如一粒爱的种子,在这个家里在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芬芳全家。爸爸和妈妈也是一对相敬如宾的好夫妻。爸爸外出时,妈妈又是打电话,又是发短信,对爸爸千咛万嘱一定要好好吃饭,要少喝酒、要爱护好自己的胃。爸爸说妈妈爱唠叨,可是从一声声唠叨里,爸爸说,他听出的是关爱与呵护。爸爸何尝又不在关爱着妈妈呢,在家里,打扫卫生、洗衣、做饭,爸爸都是与妈妈抢着干,从没有大男子主义的现象。要是妈妈有个头疼脑热的,又是端水、又是拿药,我们总是开玩笑说他俩秀恩爱、晒幸福太高调,总是抢占家庭新闻的头条呢。其实爸爸和妈妈之间的爱,不仅仅在两人之间,爱长辈、爱子女、爱家人、爱他人,他们把这种爱慢慢的扩展、渗透。而且,爸爸妈妈的爱,超乎了简单的儿女情常,爸妈常教育我们工作要扎实,做人要干净,不要把名利看得过重,还经常用一些民谚俗语教育我们,象什么吃了人家嘴软,拿了人家手短,象什么不拿油瓶手不腻,不摸锅底手不黑、象毛毛细雨湿衣裳,点点私利毁名节等等。对爸妈的这些唠叨,我没有半点的厌烦,我知道,这是爸妈的牵挂、爸妈的爱,记在心里,落在实处,这是爸妈给我们的最宝贵的财富。如今,在我们这个大家庭里,其乐融融、和睦相处、母慈儿孝、做事扎实已蔚然成风。

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只有我们树立起好家风,弘扬好家风,传承好家风,才一定能够让小家风带出大民风,渗透社会风,刮起传承美德的中国风!有了这样的中国风,我们的家会更幸福,我们的社会会更和谐,我们的国家会更强大,我们的中国梦就一定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