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大别山精神,推动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长葛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检委会专职委员 张 楠
巍巍大别山,横亘江淮间,雄踞鄂豫皖,绵延八百里。“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从黄麻起义的硝烟,到新四军抗日的烽火,再到千里挺进大别山的壮举,这片神奇的土地“28年红旗不倒”,铸就了“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一心、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神。
“坚守信念”,革命理想高于天
“坚守信念”,凝结的是大别山军民对党忠诚、威武不屈、坚韧不拔的精神,是大别山精神的核心所在。在信阳市新县箭厂河乡,有一块不足30平方米的“红田”,这里平均每平方米就有10多人牺牲。在“红田”纪念广场,有一组8人雕塑,其中的“母亲端着水喂儿子”最引人注目,这个被钉在树上的“儿子”就是“黄麻起义”赤卫队长、共产党员程儒香,敌人把他钉到树上,先后割下他一只耳朵、割掉他的舌头、用割掉的上眼皮蒙住他的眼睛,两天两夜后,程儒香为了革命信仰壮烈牺牲。共产党员程怀天在狱中写下“砍头只当风吹帽,甘洒热血绘锦绣”的慷慨诗句......从徐向前、王树声等元帅将军,到无数知名或无名的英雄烈士,支撑他们行动的都是共产主义理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理想高于天”。作为一名党员检察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是在面对诱惑、遇到困难时,叩问“当初入党为什么,如今在党干什么”,“当初从检为什么,如今从检干什么”,不仅要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也要扣好人生的每一粒“扣子”,时刻提醒自己忠诚履职,办好每一起“小案”,做好每一件“小事”,解民忧聚民心,巩固党的执政根基。
“胸怀全局”,不谋全局不足谋一域
“胸怀全局”,凝结的是大别山军民顾全大局、甘于奉献的精神,是大别山精神的风格。红二十五军在鄂豫陕边界地区建立根据地,客观上牵制了敌人大量兵力,配合了川陕苏区、陕甘苏区以及长征中的中央红军;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虽然伤亡惨重,但为粉碎国民党对陕北和山东的重点进攻创造了条件,实现了人民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到战略进攻的历史性转折。站在这片被烈士鲜血染红的热土,触摸着一个个年青烈士的塑像,更深刻地理解了“舍小我成大我、舍小家为大家、舍小利顾大局”大别山精神的深刻内涵。作为一名检察官,办理每一起案件,都要考虑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统一。不能怕担责,见到疑难复杂案件“躲着”办,要穷尽一切办法打击犯罪保护人民;不能怕麻烦,见到不合情理的案件“机械”办,要办出法、理、情的统一;要站位稳定发展全局,实现从治罪到治理的转变。
“团结一心”,千磨万击还坚韧
“团结一心”,凝结的是大别山军民热爱军队、服务人民、同心同德、携手共进的精神,是大别山精神的根本保证。开国上将许世友7次参加敢死队,多次担任敢死队队长,4次负伤,为革命奋不顾身。同样,以吴焕先、徐海东为代表的红二十五军将士,无论是亲人被害,还是个人遭遇错误对待和挫折,都能够不屈不挠、勇往直前。英雄之所以是英雄,在于他们在危险和苦难面前誓不屈服的意志品质。“红田”纪念广场的隔壁,就是书声朗朗的列宁小学,这就是英雄甘洒热血的希望!“团结一心”,就是要在检察工作中,带领干警,团结一致,勇往直前,攻坚克难,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努力提供更高质量的检察产品,牢固树立“双赢多赢共赢”理念,与公安、法院等相关部门建立积极、良性关系,努力形成价值认同、目标认同,共同推进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
“勇当前锋”,视死如归社稷心
“勇当前锋”,凝结的是大别山军民听党指挥、英勇善战、勇字当头、积极进取的精神,是大别山精神的革命品质。大别山选择了红色革命,红色革命也选择了大别山。在创建、巩固、发展和保卫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先后有200多万人参军参战,有近100万英雄儿女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的奉献和牺牲,体现了对人民的担当、对民族的担当、对正义的担当。在检察工作中,我们要提高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坚韧不拔的毅力,主动担责,奋发有为,服务大局,为民司法,切实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着力保障人民切身利益,实现以检察工作高质量助力社会治理现代化高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足迹,我们走进田铺大塆、司马光油茶园、东岳村,实地感受老区人民赓续“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一心、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神,聚力产业振兴发展的脉动与希望。在检察工作中,我们要用大别山精神滋养初心,把大别山精神转化为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信仰,推动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巨大动力,落实为人民为中心的务实举措,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