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文化

一枚检徽

发布时间:2023-03-16

长葛市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  张珍珍

 

2018年,我领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枚检徽,我把它给了我爸,后来知道,他把检徽包起来,放进了一个小盒子里。那个小盒子,放的都是对他而言非常重要的东西,我当时就在想,这枚检徽对于而言我又意味着什么,是一份工作,是一份事业,亦或者是什么?

日子回到2012年,高考志愿填报时,身边好多同学都选择了法学专业,所以我也毅然决然把法学作为我的第二专业,因为当时我所有第一志愿填报的都是物流管理,那时候我的梦想是去沿海城市看货轮做贸易。然而,理想跟丰满现实很骨感,是的,10年前,阴差阳错,我遇上了法学,那时候我对她似懂非懂。

有时只是一步,从此便是一生。都说专业选的好,年年像高考。大一我就听说法学专业的学生必须要翻越一座高山,而那座山的名字叫做“法考”。所以大三时我疯狂的背书、反复的刷题,焦头烂额的分析刑法中的犯罪构成,千头万绪的理清民法中的法律关系,揣摩着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思索着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终于,所有努力浇灌出一朵理想之花,自此,我笃定了走法律这条路的信念,那时候我对她充满期待。

年轻人总有几分不知天高地厚的轻狂。法条在手,办案无忧。心想办案有什么难?然而现实却给我狠狠上了一课。2020年调整到刑检部门接到第一份卷宗,承办检察官对我说,明天一起走访企业。我心想卷宗材料都送过来了,电话一通知犯罪嫌疑人就来了,出去做什么?接下来的几天里,承办检察官带领我们深入厂房车间,了解企业生产规模;走访企业员工,了解企业经营状况;走访辖区政府派出所,了解企业社会信誉综合评价;走访邻舍亲友,了解当事人为人处世方式方法。几天走访下来,笔录做了厚厚一打,记录写了好几十页,那一刻似乎感觉到,办案没那么简单。在韩松太检察长的支持和领导下,召开联席会研讨,举办听证会听证,综合考虑案件情况,对这起4名企业主饮酒后偶发的故意伤害案最终做出不起诉处理决定。去年7月,2022年度全国检察机关刑事检察优秀释法说理文书评选揭晓,长葛市人民检察院办理的庞国伟等四人故意伤害案不起诉理由说明书成功入选。无疑,这起案件的办理是成功的,它的成功在于它不是简简单单的就案办案就事论事,而是兼顾了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它的成功在于它不仅仅达到了案结事了人和,而且体现了什么叫检察担当服务社会大局。而这一切,仅仅通过阅卷是无法实现的。那一刻,我似乎明白了什么叫做“办案不能只守住不违法的底线,还要兼顾天理、国法、人情”。

用心用情才能办好“小案”。社会上哪有那么多杀人放火,有的更多的是普通大众的鸡飞狗跳,而这恰是所谓的人间烟火。在基层,办理的很多案件都是一些“小案”,谁偷了谁的钱,谁打了谁的脸,谁种了不该种的毒株,谁收了不该收的赃款。在长葛检察院,我看到过检察官一边严厉斥责犯罪嫌疑人冲动鲁莽,一边又耐性开导被害人促成双方和解;一边声色俱厉指控犯罪事实,一边又苦口婆心进行法庭教育;一边懊恼当事人法治意识淡薄,一边又不辞辛劳研判案件公开听证,只是为了避免给一些恶性不大的人贴上“罪犯”的标签。都说这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而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什么叫如我在诉,置身其中。

在长葛检察院,我看过检察官为讨论案件争执的面红耳赤,为法律适用辩论的口干舌燥,为捍卫观点坚决的据理力争。在长葛检察院,我看到过长检人深夜亮着灯,从那里我看到了敬业;看到过长检人反复翻阅的卷,从那里我看到了专业;看到过长检人普法宣传的光,从那里我看到了热爱;看到过长检人笃定前行的路,从那里我看到了信仰。

从2012年到2022年,是中国经济腾飞的十年,是大国崛起的十年,是法治发展的十年,也是我的十年,十年前心中埋下一颗法治的种子,而如今它生根发芽,而后它又会茁壮成长。青年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勉励广大青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党徽闪耀,让检徽不蒙尘,这,就是我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