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 “夕阳红”携手“检察蓝” 共绘法治关爱保护“同心圆”
近年来,许昌市关工委以“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法治教育活动为载体,发挥“五老”优势,联动许昌市人民检察院等有关职能部门,实现了共下“一盘棋”,打通了法治关爱保护“全链条”。
着力源头预防 把法治种子深植青少年心田里
许昌市关工委牢牢把握“预防为主、教育为先”的理念,协同许昌市人民检察院,积极做好青少年普法源头预防工作。
把牢校园“第一课堂”。坚持把学校课堂作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采取符合中小学生心理特点的形式,把普法守法的理念根植于青少年心中。以“阳光校园、德法共建”为主题办好开学第一课,聚焦青少年身边的真实案例,分设小学版和中学版,目前已录制12堂课,课程通过学校“班班通”平台以动画形式实现70万中小学生全覆盖播放;开展“保护少年的你,携长风予你”全市未成年人法治漫画比赛,收到投稿作品139件,获奖作品30幅,其中1幅作品获最高人民检察院奖项。
开辟实践“第二课堂”。在发挥好课堂主阵地的基础上,许昌市关工委积极发挥关工委成员单位职能开展各类法治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增强法治教育的实用性、趣味性。许昌市人民检察院、许昌市关工委利用检察开放日、假期以“沉浸式体验+趣味普法”的形式,引导青少年到法治教育基地开展研学等活动,让普法宣传情景交融,开启青少年法治成长之旅。
用好多元融合课堂。为更好营造携手关爱、共护未来的工作氛围,许昌两级检察院联合当地关工委设立未检工作室,如禹州市“颍春花”、魏都区“魏未来”和鄢陵县“鄢语花开”工作室均以办理案件为切入点,宣讲未检好故事,其中禹州市录制的好故事《迷途少年归航路》和《周某通保护救助案》入选今年河南省人民检察院典型案例,起到了示范教育作用。退休检察官还施展“巧手妙计”为普法教育穿上“新衣”,携手青少年同台演出法治情景剧《未成年人成长二三事》等,以创新形式让枯燥的条文生动起来,增强了法治课对青少年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着力全域护航 让法治阳光照亮青少年成长路
许昌市关工委充分发挥优势互补,积极探索一体化帮教机制,把法治关爱贯穿到防、侦、捕、诉、判、监、矫、帮各个环节,从源头保护到行为矫正,打通工作“全链条”。
探索未成年人权益保护联动机制。许昌市关工委配合许昌市人民检察院出台《关于建立涉未成年人案件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合作机制的意见》,通过共同努力,全市共制发督促监护令130份,开展家庭教育指导176人次,有效监督“甩手家长”履职尽责;出台《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合适成年人到场制度实施办法》,动员160名“五老”担任刑事案件合适成年人,青少年保护的社会支持体系日益完善。
探索失足未成年人挽救联动机制。本着挽救教育为主的原则,许昌市关工委联合许昌市人民检察院等部门开展“静待花开”失足未成年人帮教活动,一手抓亲情感化“暖心工程”,一手抓思想帮教“焕新工程”,坚持每月到许昌市看守所看望,采取亲情会见、生日寄语、家书互读等不同方式的亲子共育活动,引导家长转变家庭教育方式,改善亲子关系,促进失足未成年人教育改造。
探索关工委参与重大案件听证机制。按许昌市人民检察院有关工作要求,在办理涉未成年人案件中,许昌市关工委积极参加听证环节,从教育、保护角度提出重点关注被害人的心理创伤修复及侵害人的家庭教育等建议,为案结事了提供柔性支撑,发挥关工委在未成年人保护中的独特作用,最大限度呵护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着力社会治理 将法治春风惠润青少年梦想花
许昌市关工委积极融入社会治理大局,深耕青少年法治关爱领域,以专业化服务护航青春梦想,持续提升法治关爱保护工作水平。
让法治保护更有力度。许昌市关工委联合许昌市人民检察院等开展依法加强治理酒吧违法接纳未成年人监管专项调研,共同撰写《许昌市酒吧违法接纳未成年人情况调研报告》,并参与联合执法检查,有效遏制了相关违法现象,工作成效得到省关工委和许昌市委的认可与肯定。
让矫正教育更有深度。许昌市关工委配合许昌市人民检察院以办理的未成年人案件为切入点,对附条件不起诉未成年人家庭开展教育指导服务,为未成年人营造良好家庭环境,邀请许昌市青少年心理辅导中心的专业人员以一堂《用爱陪伴,让青春不孤单》家长课促进亲子关系“破冰”;利用全市中小学校心理健康“三色档案”动态管理网络,发挥日常的监督矫正的助手作用,让家、校、社真正携起手来,共同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汇聚合力。
让普法活动更有温度。许昌市关工充分发挥“五老”同志熟悉青少年的思想,擅于调解的优势,推动法治教育覆盖到每个角落、不留盲区。退休检察官何洁结对帮扶涉案人员的失依子女,从小学到大学的9年间,始终在生活上关心、学习上指导,用持久的关爱为孩子撑起一片成长的天空。
“今后,我们将持续携手各方力量,共绘法治关爱保护‘同心圆’,引导广大青少年把‘做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法治思维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许昌市关工委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