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文化

【文明创建】市院机关优秀家风故事展播(三)

发布时间:2022-05-23


 

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挖掘蕴藏在干警中的良好家规家训和家风故事,充分彰显良好家风家教的精神力量,引导全院干警努力建设积极、健康、文明、向上的家庭文化,大力推动家庭文明建设,决定在全院开展优秀家风故事征集活动,活动得到了市院干警的热烈响应和积极参与。5月28日,市院政治部邀请检务督察处、机关党委等部门对征集作品进行了评选,共评出优秀家风故事作品6篇,5月29日起,市院官微将陆续推出,望全体检察干警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牢固树立“齐以旺家、德以治家、俭以持家、教以立家、廉以保家、和以兴家”理念,大力营造家风好、民风淳、党风正、检风清的良好氛围,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里生根、在传播中生华,为检察事业高质量转型发展和许昌“智造之都、宜居之城”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用爱诠释“孝心与责任”  


市院第五检察部    周丽芳  

   

面对病魔缠身的母亲,她无怨无悔承担起儿子的责任;面对丈夫远离、老人孩子的重担,她义无反顾撑起一个家。她就是我的妈妈,我的婆婆,她们用孝心和担当演绎了一段段敬老爱亲的感人故事。  

赡养“两个妈妈”,她笑对人生苦难。妈妈出生于60年代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外婆没有儿子一直心里想不开,妈妈高中毕业后就在家帮助干农活,姐妹四人,妈妈排行老三,面对姐妹出嫁后无人照顾父母的局面,妈妈婚后又自愿留下来照顾外公外婆,这一决定就开始了长达7年的两地奔波,在我一岁多的时候外公去世了,外婆和妈妈的天像是塌下来了,面对病魔缠身又不愿来女婿家的外婆,妈妈顺着外婆的心意直至同意到女婿家生活。妈妈白天下地干活,爸爸在小学教书也只能见缝插针去帮忙,晚上还要照顾患有冠心病、肺气肿的外婆打针吃药,20年来妈妈从未抱怨过、嫌累过,直至外婆2006年冬天养老送终。爸爸兄弟三人,但在2013年奶奶生活不能自理需要照顾时,考虑到大伯和三叔家都忙于地里活,妈妈又是毫不犹豫夹起奶奶的被褥说到我家去住,她辞掉厂里的工作,全身心在家照顾奶奶,变着花样给奶奶做饭吃、喂药、擦洗身体,直到2017年夏天92岁高龄的奶奶安详离世。  

孝老爱亲助人,她撑起家的幸福。婆婆年轻时候是民兵营长、女拖拉机手,婚后不久奶奶去世了,公公当时在县城化肥厂上班,爷爷年龄大身体弱,还有三个子女需要抚养,婆婆主动放弃了进县城当公交车司机的机会,用坚持和奉献承担起照顾老人孩子、料理家务、耕种10亩庄稼的重担,里里外外一手操持。为不耽误公公工作,给爷爷看病取药常常是自己拉着架子车去六七里远的乡镇医院,一个脚印踩着一个脚印向前走,多少次泥泞坎坷,多少次黑夜星辰,她都一人默默承受生活之艰辛不易。爷爷喜欢做什么事情、爱吃什么食物、药多久抓一次……她都如数家珍,不让公公操半点心。一姓里有两个伯伯因家庭贫困未成家,又都是六七十岁的年纪,婆婆主动请他们来家里吃饭,帮他们干活、为他们做衣,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关心照顾,一帮就是十来年,不怕苦、不怕累。  

言传身教,好家风引领文明风尚。苏辙曾说:“慈孝之心,人皆有之。”从小耳濡目染妈妈的孝道之行,参加工作后我和弟弟都会自觉地尽量多抽时间陪伴照顾爸妈。婆婆孝老助人的事迹让我倍受鼓舞,晚辈的我们都以婆婆的善行为榜样,孝顺父母长辈、义务帮助他人,用一颗爱心和平凡的行动去践行孝道。两个妈妈的孝行之举,时时刻刻感染着我,激励着我,鞭策着我努力做一个向上向善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