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命和使命同行
她是一名检察官,也是一名法治辅导员。她的身影经常出现在看守所、法院,也活跃在学校、社区和田间地头。她,就是魏都区检察院未检科科长——徐影。
今天,请跟我一起,听听她关爱未成年人的故事。
人文关怀,用柔情点亮灰色青春
身为科长,她不仅要处理科里的日常事务,还要亲自上阵办理案件。2016年8月,徐影办理了一起特殊的盗窃案件。犯罪嫌疑人张某是一个漂亮的女孩儿,案发时只有16岁,因为伙同吸毒的母亲一起盗窃被抓。接到卷宗,徐影的一颗心揪了起来。
“这孩子原本家境不错,因父亲生病、母亲吸毒才日渐败落。暑假期间,缺钱的母亲叫上她一起去偷自行车。案件移送至检察院批准逮捕时,再有3天她就要开学了。”考虑到张某是未成年人,且系初犯,魏都区院作出了不予批准逮捕决定,徐影随后来到了女孩儿的家。
一进门,她就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破烂不堪的房子空空荡荡,父亲病恹恹地躺在床上,墙角里蜷缩着1岁多的妹妹。当时徐影就下定决心要帮助他们。之后,她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为张某一家申请救助,办理低保;接着,建议检委会对张某适用附条件不起诉,并协调校方为其减免了学费。为了让女孩儿走出阴影,她又和专业心理咨询师一起为其做了心理辅导。
不久前,徐影又去了女孩儿家里一趟。女孩告诉徐影,她现在在一家医院里做护士。女孩儿的姥爷直夸徐影,说“俺外甥女儿遇上徐检察官是她的福气,徐检察官是俺孩子的恩人啊!”看到女孩自立自强的现状,听到老人对检察工作的认可和赞誉,徐影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志存高远 让法治思维成为一种自觉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再次重申:“要全面依法治国,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作为一名检察官,运用法治思维处理每一起案件,让法治思维成为一种自觉,是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实际行动。
前段时间,徐影收到了大学生小李的微信: “阿姨,我想在学校成立法律沙龙,让同学们了解法律知识,用法治方式来解决问题。”看到小李的变化,徐影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平时表现良好的小李在高考前因一时冲动触犯法律,徐影通过构建‘检察机关—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帮教体系,帮助小李度过了最艰难的一段时期。最后,小李顺利考上了大学。徐影经常通过微信了解小李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
对徐影而言,公正办案、履职尽责是她对自己的基本要求。了解作案动机、成长轨迹,想尽办法让未成年人远离犯罪,是她司法办案的追求。更为重要的是,她想传达一种信息:让法治思维成为一种自觉。
防患未然,用真情撑起明媚蓝天
随着办理的案件越来越多,徐影深深觉得,不能等到孩子们犯罪的时候再去关爱他们,应当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在她的主持下,未检科编写了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手册,制作了预防犯罪警示光盘,发放到许昌市、区各个中小学校;她组织孩子们开展“观摩庭审”“模拟法庭”“网络安全校园行”活动,以更加生动的方式开展法制教育。
在她的建议下,魏都区检察院建立了许昌市首个未成年人法制教育基地,定期组织市、区各学校学生到基地参观学习;成立了“青年法制辅导员团队”,全院52名青年检察官定期到学校上法制课,许昌市、区20余所中小学都有她和同事们忙碌的身影。
有付出就有收获,几年来,徐影所带领的未检科先后被评为河南省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和“青年文明号”。而她本人已成为许昌地区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的一面旗帜和先进典型,先后荣获许昌市“维护妇女权益先进个人”“五一巾帼标兵” 、“河南省未成年人保护爱心大使等荣誉称号。
“用法律教育在校人,用真情感化边缘人,用理性引领迷路人,用信任挽救失足人。”这是徐影的座右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生命与使命同行!让真心和真爱随行!”这是徐影的工作坐标。在长城和橄榄枝构筑的神圣检徽下,她和她的战友将迎着风雨,踏着坎坷,用生命和使命谱写一首首未检人的青春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