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文化

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发布时间:2022-05-23

长葛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 马光禹

    

看完《焦裕禄》故事片,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故事上小学时已读过,很熟悉。但仍被感动得潸然泪下。早想写篇心得体会、观后感之类的文章,几欲动笔,未能成果,无处着落。这期间想起了焦裕禄式的优秀基层干部杨水才,想起他们思想一脉相承,宗旨牢记在心,为了共同的目标都奉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焦裕禄纪念馆至今还没有机会去,但杨水才纪念馆记忆中去过三次。很小的时候去过一次,那时,条件很差,大家都是骑自行车去的,印象中那时的人们对焦裕禄、杨水才这样的英雄都很虔诚。那是一个英雄的年代,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七、八年前又去过一次,这次是乘汽车去的,感觉大不如以前了,那种真诚,那种敬仰,在时光流逝中渐渐变成了回忆。这也难怪,中国人历来讲究时势造英雄,像文武二圣一样,历经千年终成人神,也是绝无仅有。焦裕禄、杨水才的时代过去了!斯人已逝,长歌当哭,他们给我们后人留下了什么?为什么时至今日我们这些人还记得他们,没有忘却他们的人、他们的事?他们留下的东西在当今纷繁复杂、利益冲突的现实中还能继续么?靠什么来传承?这些思考直到最近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观看了电影《焦裕禄》,重温了焦裕禄、杨水才的事迹,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兰考时的讲话后,才有了豁然的感觉,这篇文章好像应该这样写。

“君子无所不用其极”是成语“无所不用其极”的出处,现在汉语中这个词演变成了反义。这句话出自四书中的《大学.新民篇》,意思是君子做事情,应当想尽一切办法,克服一切困难,达到尽善尽美。之所以用这句话做本文的主题,是因为它可以穿越时空,把焦裕禄“心中装着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和杨水才“小车不倒只管推”的奋斗拼搏精神与党治国理政、服务群众的“执行力”相关联,“无所不用其极”就是古代先贤的执行力标准。焦裕禄、杨水才的精神不死,就在于他们作为共产党员,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在病痛无情的折磨中,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追求党的理想和个人精神的最高境界,追求自己职责和责任的执行落实,追求为党的事业做贡献,为群众需求服务的尽善尽美。他们的精神与党的宗旨一脉相承,是无数优秀共产党员无私奉献锻造的优良传统的传承。他们是共产党员的典范,是执行力的楷模,是人民永远不会忘记的人。

执行力是责任。“位卑未敢忘忧国。”我们很难想象一个缺乏责任心的人能够胜任重要的工作,事实上,我们也很难信任一个没有责任感的人。负责任体现着一个人存在的价值,折射着一个人的素质、品格和精神的光芒。一个不愿负责任的人恐怕不会愿意勇挑重担,像加西亚一样克服千难万险完成职责使命,不负责任的人在困难和风险面前往往溜之大吉,而不敢有所担当。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中的“五常”指的是“仁、义、礼、智、信”,按照儒家传统观点——当然也是现代社会学、生理学、人类行为学等科学验证了的,“五常”的顺序是不能变的。试想,一个人如果先有高超的智慧,而未形成正确的思想,那他的智慧越强大,就可能给他人、给社会带来越大的灾难,譬如希特勒。一个人按照“有仁、担义、好礼、强智、守信”有序发展,就会成为谦谦君子,就会成为守诺言、讲信用、负责任、勇担当、敢作为的人。无论古今中外;无论为了人类发展、科学进步还是济危扶困、公序良俗,勇于负责,勤勉敬业,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人总是受人尊敬的。所以我们说,负责任就是执行力。

执行力是行动。古人讲,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执行力是通过行动,通过干事得到体现的,不干,任何业绩也不会取得,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群众最讨厌的是“天桥的把式——光说不练”,最讨厌的是眼高手低,坐而论道。焦裕禄、杨水才没有什么豪言壮语,说他们是执行力的楷模,就是因为他们实践第一,干事为先的行动表率。在治沙工作中,焦裕禄作为县委书记,亲自调研考察,亲自主持制定方案,亲自参加治沙行动,兰考的“焦桐”见证了他们的焦书记披星戴月,身体力行,言出必行,行之必果。

执行力是倾注。热情和倾注是成功做事的动力源泉。有了热情倾注就会倾心工作,倾心做事,就会集中精力想正事、谋大事。焦裕禄同志之所以那样忘我工作就是因为他深深的爱着兰考人民,他对改变兰考贫穷落后的面貌抱有极大的热忱。倾注需要认真。因为认真,群众会对你抱有信任和期待;因为认真,你会把平凡的事情做到精彩;因为认真,你的精神世界和执行力会得到提高。倾注需要目标。有了目标,人内心才会产生动力,这种力量才会找到方向,才能产生压力和动力;有了目标,人就会爆发出强大的执行力去追求、去实现。正是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崇高信仰和带领群众过幸福日子的目标,促使焦裕禄、杨水才们殚精竭虑,九死而不悔。倾注需要勤奋。勤奋是热情驱使下的不懈努力。一点一滴的积累经验,一朝一夕的持久磨练,一丝一毫的能量积累,最终会实现质的飞跃。勤奋的对手是好高骛远,是心急气躁,是妄自尊大。学会勤奋的方法是深入群众,深入调研,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问题思维、问题导向为引领,以不解决问题誓不罢休的决心去对付问题。“十年磨一剑”、“当春乃发生”,勤奋会回报我们。

执行力是境界。境界是人精神、素质、道德的集中表现。境界使人无私,使人豁达,使人乐于奉献。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认为境界的内涵是“思无疆,意无穷”,就是告诫人们站的高一点,看的远一点,想的深一点,放飞思想解放的翅膀,激起革故鼎新的思维。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境界,就会有什么样的改革意识、改革举措、改革成果。杨水才的境界是“小车不倒只管推,车倒扶起往前追”(胡乔木语),焦裕禄的境界是“敢叫日月换新天”、“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他们的共同点是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改天换地勇往直前。这种境界说大很大,说小很小,小到水道杨村的岗地如何蓄水,小到“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他们的心中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让广大群众早些过上好日子。境界高尚的人常能严以律已,以责人之心先责己,不断完善自我,提升素质,其执行力就会不断得到提高。对境界的追求使我们高屋建瓴,眼界宽广,胸怀大局,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总是能够站在全局思考问题,总是善于解决工作难题,以改革的思维和大无畏的推动工作和事业的发展,因为他们“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

斯人已逝,英灵长眠。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使我们找到了历史,巩固了根基,净化了心灵。缅怀英烈,我们要见贤思齐,崇法修身,努力提升服务群众的本领。展望未来,惟有务实工作,身体力行,多向群众学习,多办群众满意的好事,上下同心,共同推动我们党领导的伟大事业走向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