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褪色的橄榄绿
许昌市院:小荷
我们相识在豫西一座美丽的城市。
那天,我正在办公室里整理卷宗,忽然听到窗外急促的脚步声。探头一看,原来是她——身着橄榄绿警服的警官。还没等我转过身来,她却大大方方的径直朝我走来,热情的打着招呼,并递过一本厚厚的案卷,说是一个抢劫案件,要求尽快审查决定。看着她那认真的样子,我禁不住有些好笑。我浏览了一下卷内材料:材料齐全、证据扎实。尤其是那清秀整洁的笔迹、装订规范的卷宗,使我对她油然而生敬意。我将卷宗收下了,且在较短的时间内审查完毕做出了决定。
转眼20年过去了。我早已因组织需要到另一个城市工作,当然,还是检察官,还与案件打交道。虽然岁月的流逝磨平了青春的棱角,但,每当随手翻阅案卷,认真地做着阅卷笔录时,却常常浮现出她身着警服干练洒脱的姿态和那本规范整洁的案卷来。
我早就想见她一面。听人说后来她担任了刑警队长,工作很出色。尤其是在围歼“车匪路霸”、端“黑窝”、挪“毒巢”“打黑除恶”的专项斗争中立了功,表现了她的指挥才能和沉着、冷静、机智、勇敢、善破善战的胆略。
我实在压抑不住内心的向往,便于一个乍暖还寒的初春,来到了我们相识时的城市。接待我的是一位慈祥的“老公安”。他说,她可是一位很有前途的警官:年轻、正直,体恤群众,执法文明,能写能干,机警过人,巾帼不让须眉,被破格提为警督。半年前主动要求到一个山乡派出所工作了。我感到很惊讶,大凡人都向往舒适自在的城市生活,而她却偏偏放弃这些优裕的条件选择了乡村,还是山区。这么艰苦的地方,她那稚嫩的肩膀能撑得住吗?只听那老同志慢慢地说道:人看着很娇嫩,可骨子很硬。这些年她带领一班刑警摸爬滚打都经过,摔打出来了。早已不是那个一脸稚气的小姑娘喽!
……哦,我这才想起那已是二十年前的事了。二十年的变化该是多大啊!
为了不虚此行,我还是决定见见她。于是,我们一行来到了她所在的山乡派出所。这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近年来,党的富民政策给山乡人民带来了福音,山乡农民富裕了,山乡建设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条宽阔的柏油马路直插山顶,那种“车过尘土扬,土窑洞当房”的景象荡然无存。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安全感增强了,山乡派出所为他们创造了一方安宁。我忽然明白了她要来山区的缘由。
不知不觉,车已到了门口,她早已迎在那里,仍然着一身整洁的警服,银色的橄榄枝标志取代了橄榄绿颜色,黝黑的脸上刻满了细微的纹路,齐耳的短发书写着干练和成熟。
我们久久地注视着对方。或许是变化太大了,或许是分别的太久了,彼此都有种说不出的激动和喜悦。
就在我们相识而立的时候,才知道她刚刚接到一个案子,就要出发。她说让我等着她,我们要畅叙一番别后的一切,可我没有等。我不无遗憾的告诉她,我只是想看看你,已经如愿以偿了。或许是太惦记她的缘故,我脱口问到:你为什么要求到山区工作?只记得她平静的说:为了山乡人民生活的安宁。
“为了山乡人民生活的安宁”这是多么平凡而伟大的精神境界啊。我不禁想起二十年前那本整洁规范的卷宗,深深地感到了她的敬业精神,感到了一名警官的内心世界和强烈的职业责任感。
我已记不清是怎样与她告别的了,只记得当时她身着警服倚车而立的情景,透过车窗远远望去,俨然一簇枝繁叶茂的橄榄树。那浓浓的绿,永不褪色。